王孙荣
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。自古以来,读书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凿壁偷光、囊萤映雪……读书故事被口口相传。人们以汗牛充栋、学富五车来形容饱学之士。如今,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,传续书香、全民阅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。到图书馆、新华书店等地借书、买书的人络绎不绝,一些家庭还在家中建起了读书角、小型书库。
在王孙荣家,也建有这样的读书基地,除了放满书的书房,还另辟了一间房作为书库。酷爱读书的一家子已藏有书籍15000余册。家里长期订阅《文汇读书周报》《中华读书报》《读书》《书城》等期刊。闲暇时间几乎都是跟书有关的活动:购书、包书、读书、评书……书籍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。
阅读增长了见识,陶冶了情操,也带给王孙荣一家满满的获得感。大量的阅读为王孙荣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。1997年开始,王孙荣在《宁波日报》《宁波晚报》《余姚日报》《慈溪日报》《文学港》《浙东》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散文随笔,在《明史研究》《天一阁文丛》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。目前,王孙荣公开出版专著《孙月峰年谱》《慈溪进士录》等8种,其中《慈溪民间歌谣集》获第三届浙江省民间文学“映山红奖”二等奖。他还多次应邀出席王阳明、黄梨洲及古籍版本国际学术研讨会,上过央视一套“我有传家宝”栏目讲述明代望族孙家境。
书香萦绕,潜移默化。妻子岑怡芳和儿子王思成经常参加读书沙龙、图书义卖活动。妻子岑怡芳不仅全力支持家庭购书、读书,而且爱上了阅读与写作,已有多篇作品在《慈溪日报》等报刊上发表。儿子王思成自幼与书亲近。从听书到看绘本、从连环画到文学名著,阅读成了王思成的习惯。幼儿园时期,王思成已经能够背诵300余首古诗;上了小学,涉猎范围更广,曹文轩、沈石溪的所有作品,《纳尼亚传奇》《哈利波特》等外国文学作品……小小年纪已经阅读100多万字。丰富的书籍开阔了孩子的视野,也增加了自信,王思成在写作上屡有收获,多篇作文获得校级、市级奖项。
王孙荣告诉记者,他剪过报,借过书,阅读一直陪伴着他。小学二年级的时候,他曾经用自己捡麦秆、打麦辫换来的钱买了人生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——《快乐王子》;大学期间,他经常到上海图书馆查阅摘抄古籍;每次出去,他都要逛逛当地的书市。自从孔夫子旧书网开通以来,网上搜购地方文献则成为王孙荣日常生活的必需。
“一窗明月一房书,读书声里是吾家。生活在书香飘萦的氛围之中,那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啊!”王孙荣说。现在,王孙荣是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、市读书爱好者协会副会长。同时,王孙荣作为市乡贤研究会的首席研究员,一直以来,以挖掘家乡文化名人、研究文化遗存为己任,长期致力于家乡文化的开发和保护,堪称为爱乡的楷模。